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教育部第22屆國家講座地質系 沈川洲教授
本校地質系沈川洲終身特聘教授榮膺教育部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沈教授主要研究材料為世界各地的珊瑚、洞穴石筍以及海洋有孔蟲,應用在定年學、全球氣候變遷、近代與古氣候、古海洋學以及人類演化等。為了突破現有研究上之瓶頸,前五年著重於開發世界尖端的地球化學與同位素技術,例如2002年發表的鈾釷同位素技術,論文被引用次數已超過200次;2007年後更轉為技術與應用並重,並與國際上各實驗室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研究夥伴遍及全球。
沈教授自2002年到臺灣大學任教,共17年,在教學方面,熱忱用心,2009年獲臺大教學傑出獎。沈教授因材施教,指導的研究生因此都有很好的表現,常奪得國內的地質年會與海洋年會首獎,還不時在國際會議,例如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與國際古海洋年會,榮獲最佳學生論文獎。許多在校生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也都能進入國際知名學校研究,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夏威夷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以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
沈教授在科研上充滿熱情與創意,秉持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與超越卓越的態度,時時兢兢業業,不斷用前瞻性的視野,嘗試與突破該領域中許多不可能的任務,為踏實、創新且優異的研究人員。除自己原有的研究外,沈教授主持多項國內大型計畫,更將研究視野從亞洲拓展到歐洲,帶領國際團隊,在科研上有許多亮眼表現。此外,沈教授不斷受邀參與國際性的地球科學研究計畫,包括美國、澳洲、法國、日本、匈牙利以及大陸地區等等,積極促進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國際科學家們密切進行科研合作,無形中也開拓了良好的科學外交工作;用科研將我國的影響力,推展到全世界。
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近年來在科研上有許多亮眼表現。例如2013年主導一項過去科學界不可能任務,國際團隊針對洞穴鐘乳石細微的單一紋層直接測量年紀,研究指出,這些微層的形成機制相當複雜,並非都是一年一輪,頂尖期刊Science還特別報導這個驚人發現。2012年發表近350年來,南半球海水表面溫度紀錄及其氣候變化模式,並證實了臺灣降雨與南太平洋海溫的關連性。2015年利用菲律賓洞穴石筍紀錄,重建12000年前,造成北半球驟冷的新仙女木事件完整始末。沈教授也主持古海洋研究,整合國內與國際團隊,歷經十年的努力奮鬥,分析巴布亞新幾內亞東緣海洋沉積物岩芯的地球化學紀錄,重建28萬年以來西太平洋低緯降雨帶遷移歷史,團隊發現東亞–澳洲季風系統,兩者雖為相依的氣候帶,卻有著不對稱的軌道週期特性,這項前所未有的發現也在2015年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並獲頂尖期刊Science特別報導。
沈教授的科研成果,除了在學術界的突破,對於世界各地與我國的環境氣候變遷,亦提供了現代與未來防災策略與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例如由沈教授主導的國際團隊,2012年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中,重建近350年來,南半球海水表面溫度紀錄,同時亦發現,正處於高溫期的南太平洋海溫,會造成臺灣夏季的強降雨。此外,未來南太平洋很可能進入一段10年的高溫期,再加上全球暖化效應,區域性降雨天數減少等因素,包括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島國,以及我國夏季降雨量恐將更高,暴雨將更趨猛烈。2017年沈教授參與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臺灣大雪山紅檜樹輪纖維素的氧同位素紀錄,重建「中太平洋型聖嬰」818年來歷史 (2017,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顯示,未來中太平洋型聖嬰現象,受人為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影響,很可能會再加劇,臺灣春雨也許會繼續減少,假若如此,入春後遲緩的降雨將使旱象更加惡化;此外,夏季颱風的形成與侵襲臺灣的秋季颱風機率也會相對增加,表示未來臺灣夏秋季降雨有可能更趨猛烈。南臺灣的季節性旱澇會越加嚴重。我國政府應當積極因應,儘早提高未來防災標準與措施。
在下一個四年階段,沈教授帶領的氣候變遷研究團隊將重返臺灣,同時也將走得更遠,前進非洲。未來更將著重培養研究生,期許學生能獨立在特定領域開創新局;針對非地質系的學生,與地質系同仁特別為非地質系的學生,開授認識臺灣的課程─「地質調查導論二」;這是讓在校生搶破頭,在電視節目裡直言是大學中最難忘的一門課。讓不同屆的同學持續了解們臺灣島如何經由板塊運動而形成,進而疼惜自己賴以生息的土地,愛惜鄉土;並且讓國際學生深度探訪臺灣,愛上臺灣的美麗。沈老師除了教授地質科學系必修與選修課程外。
恭賀第62屆學術獎及第22屆國家講座得獎人,同時歡迎本校獲獎教師踴躍投稿,提供相關圖片及卓越成果事蹟,以饗校內外師生讀者。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