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臺大材料白奇峰助理教授與博士生陳天玥展示臺灣第一批 SOT-MRAM 元件
材料系白奇峰助理教授與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的記憶體研發團隊,日前共同發表論文於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探討次世代記憶元件—自旋軌道矩磁阻式記憶體 (spin-orbit torque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SOT-MRAM)—的操控特性與物理機制。此一成果不僅將臺灣製造的第一批 SOT-MRAM 推上國際舞臺,更展示了國內紮實的次世代記憶體研發能力和製程技術。
隨著市場對於高速運算能力及資訊儲存的需求快速增長,次世代記憶體的發展也有爆炸性地成長。在諸多新型態的記憶體中,磁阻式記憶體 (MRAM) 因具有低耗能、寫入速度快等特性,逐漸成為產學雙方投入資源研發的重點項目。而當今的主流 MRAM,其資訊寫入機制為二十年前由物理學家所提出的概念:自旋矩 (spin-transfer torque, STT)。當電流流經 MRAM 元件時,藉由自旋電子本身帶有的自旋角動量,將 MRAM 中的磁矩翻轉,達到改寫資訊的目的。目前各大半導體廠極力開發的 MRAM,便是以 STT-MRAM 為基本架構,冀望在半導體製程不斷微縮的過程中,能夠將尺寸小的 STT-MRAM 作為嵌入式記憶體 (embedded memory)。
除了 STT 以外,另外一種新型態的自旋矩也能夠被用來操控磁記憶體。藉由過渡金屬中的巨大自旋霍爾效應 (giant spin Hall effect),自旋電流可以被有效率地產生。此一自旋電流所生成的自旋矩,因為主要來自材料中的自旋軌道交互作用 (spin-orbit interaction),而被稱作自旋軌道矩 (spin-orbit torque, SOT)。SOT-MRAM 的基本架構最早在 2012 年被提出,但後續的研究大多是在學術單位的小規模製程設備上被驗證。今年六月,比利時的微電子研究中心 (imec) 首度發表了在 12 吋晶圓上開發出穩定的 SOT-MRAM;而臺大材料系白奇峰助理教授與工研院電光所的記憶體團隊,經歷超過兩年的合力研究,於今年七月發表了在 8 吋晶圓上開發出穩定的 SOT-MRAM,並深入探討其熱穩定度及寫入的物理機制。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為工研院電光系統所之元件工程師 Sk. Ziaur Rahaman 博士,共同作者包含臺大材料所博士生陳天玥與其指導教授白奇峰。詳細的研究成果請參閱正式發表全文:Pulse-Width and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Switching Behavior of an Etch-Stop-On-MgO-Barrier Spin-Orbit Torque MRAM Cell,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Early Access (2018). DOI: 10.1109/LED.2018.2856518。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