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臺大醫院心臟移植慢性C肝研究成果獲刊登於臨床感染症期刊姓名左起:內科部劉振驊醫師、高嘉宏教授、內科部余忠仁教授、外科部陳益祥教授
臺大醫院心臟移植慢性C肝研究成果報告
臺灣心臟移植病患罹患慢性C型肝炎的盛行率為7%-18% ,高於全世界慢性C型肝炎的平均盛行率(1%),因此臺大醫療體系於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進行無干擾素全口服小分子sofosbuvir/ledipasvir或sofosbuvir/daclatasvir治療心臟移植後慢性C型肝炎之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病患在服藥治療12週後,並再追蹤12 週,在體內均測不到病毒量(病毒清除率100%)。
心臟移植是嚴重心臟衰竭病人無法以內科治療或是傳統外科手術治療時的最後治療方式,在臺大醫院迄今已累積超過500多例的心臟移植病人,病人多正值壯年。傳統以干擾素單獨使用或是合併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心臟移植病患罹患慢性C型肝炎的療效不佳,並可能造成器官排斥、心律不整、心臟直接毒性、或是冠狀動脈缺血等風險上升,因此心臟移植病患罹患C型肝炎以往都以觀察追蹤方法取代藥物治療,但不論接受心臟移植病患是在移植前或是移植後才罹患C型肝炎,整體而言移植後的存活率都偏低。
本研究共收案12位病人,病人年齡都大於20歲,於心臟移植後罹患慢性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存在體內超過6個月),病患在治療前先行檢測C型肝炎病毒數量以及病毒基因型。
如果病毒基因型第1或第4型,則以sofosbuvir/ledipasvir (Harvoni,夏奉寧)每日一錠,總共治療12週;如果非基因型第1或第4型,則以sofosbuvir (Sovaldi,索華迪)每日一錠合併 daclatasvir (Daklinza,坦克干)每日一錠,總共治療12週。病患完成治療後12週血清C型肝炎病毒數量測定不到之比率 (SVR12, 持續性病毒反應,亦即成功清除病毒)可達100%。治療中和停藥後僅有比率不高也不嚴重的頭痛、疲倦、噁心、失眠、腹瀉等輕微副作用。
結論及對臨床診療之影響
C型肝炎小分子全口服無干擾素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問世後,由於療程短、副作用少,自2017年起健保亦有條件開放。2018年進一步開放給付病毒基因型1, 4, 5, 6型之慢性C型肝炎合併重度纖維化或是肝硬化病友。國外雖曾有使用全口服無干擾素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治療心臟移植病患罹患慢性C型肝炎之零星病例報告,但未見較大規模之研究。本研究是首度針對較大規模之研究且效果明確,可提供重要的臨床研究報告以證實對病毒基因型1, 4, 5, 6型心臟移植後罹患慢性C型肝炎病患治療的適切性。
另外,今年亦開放給付病毒基因型2型之慢性C型肝炎合併重度纖維化或是肝硬化以sofosbuvir/ribavirin治療,雖然本研究於基因型2型患者由於擔心ribavirin可能引起貧血或心臟相關之不良反應故不使用 ribavirin 治療。但是亦可以提供重要的臨床研究報告以證實對此類特殊族群以sofosbuvir/daclatasvir治療的適切性。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