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臺大學術卓越系列報導 公共衛生學院 懸浮微粒汙走我們的健康

更新日期:106年12月20日

圖1:蘇大成教授演講圖2:臺北市交通長期空氣污染對頸動脈內皮厚度影響示意圖圖3:臺北市交通長期空氣污染增加發炎細胞示意圖圖4:北臺灣PM10 之年平均濃度 (1995-2006年)圖5:北臺灣臭氧之年平均濃度 (1993-2006年)圖6:可歸因於PM2.5之慢性病死亡人數比例圖

蘇大成教授演講

臺北市交通長期空氣污染對頸動脈內皮厚度影響示意圖

臺北市交通長期空氣污染增加發炎細胞示意圖

北臺灣PM10 之年平均濃度 (1995-2006年)

北臺灣臭氧之年平均濃度 (1993-2006年)

可歸因於PM2.5之慢性病死亡人數比例圖

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範疇,包括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及預防醫學領域、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領域、健康政策與管理領域、全球衛生領域,探討主題涵蓋微觀及巨觀層次的基因、環境因子及其交互作用,以至政策、人類行為及教育等。結合基礎及應用科學與社會科學,釐清造成疾病的原因,提出預防與治療疾病的方法,減少因為疾病產生的個人失能和社會負擔。近年來各領域間協同合作,持續展現突破性亮點研究成果。本次報導列舉公衛學院近期一系列的空汙與健康效應研究,與臺大師生同仁分享。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或懸浮微粒(PM10)暴露會引發人體多方面的健康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更直指亞洲四小龍中臺灣的空氣品質居末,在彼岸也因懸浮微粒影響空氣品質而引發恐慌與疑懼。國內PM2.5年平均標準是每立方公尺十五微克,環保署資料顯示大臺北地區平均濃度約廿微克,高雄更接近卅微克。詹長權院長與吳章甫教授的調查則發現,在大臺北地區一樓到三樓的室外PM2.5濃度,相較於四樓以上增加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廿,矽、鐵等懸浮微粒成分也明顯增加,推估主要是受交通排放與揚塵影響。

大氣懸浮微粒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與機械力研磨,然而鄭尊仁教授在老鼠的生理即時監測發現,這些大氣微粒經濃縮後,微粒會造成呼吸道發炎、肺部組織傷害、心律不整及心臟病。詹院長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短期空氣汙染會導致腦血管疾病急診住院者增加。而在臺北市長期交通相關的空氣污染暴露,會提高65歲以上年長者期舒張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蘇大成教授與詹院長的合作研究,發現臺北市長期交通相關的空氣污染暴露,在中年的工作族群,會影響到頸動脈內中皮層厚度增加,與長期動脈硬化指標相關。而且也會增加白血球、單核球、及血栓因子的上升。至於重複且短期的空氣污染暴露也會造成血栓因子的上升及心律變異性變差。基於此發現,蘇醫師在兩年前(2015)參與了龍山寺及行天宮的空氣品質監測,促成臺北市龍山寺在2015年6月15日開始改變275年來的燒香習俗,將七個香爐減少到三個香爐。為了積極改善寺廟空氣品質並促進健康,龍山寺在今(2017)年的6月16日又封掉了兩個香爐,目前龍山寺只剩下一個香爐,這個例子指出一個好的科學研究甚至可以幫助這個社會改變風俗習慣。

程蘊菁教授研究團隊與余化龍教授合作,首次發現長期暴露於空氣中懸浮微粒(PM10)及臭氧(O3)中會增加老人阿茲海默氏症及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由於前者目前尚無法治癒,因此透過釐清粒狀汙染物和臭氧與失智症風險的關聯性,將有助於了解失智症複雜的致病機轉。美國失智症學會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 Diagnosis, Assessment & Disease Monitoring以特別邀請文章刊登此研究,受到國際學術界高度重視,為美國未來制定空氣品質標準考量的研究證據之一。

林先和副教授與詹長權院長研究團隊發現,細懸浮微粒(PM2.5)不但增加結核病風險,也會提高人口健康中慢性疾病之負擔。PM2.5是造成慢性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疾病負擔的重要危險因子,且造成健康上的不平等。同時,PM2.5的管制需非衛生部門例如環保署與經濟部等單位之跨部會協調,未來對於PM2.5的防制策略應針對區域性管制並搭配跨部門合作機制,有效改善PM2.5引起的疾病負擔。

公衛學院各領域研究者,不斷充實並突破自我,進而有亮眼的研究成果,未來將持續支持及加強各領域學術研究發展,並推動更多不同領域,甚至跨學院的合作研究,期盼能將研究結果轉化為實質的社會與政策影響,提升大眾健康並減少疾病負擔。以達成社會影響力。*以上內容由公衛學院提供,部分研究,可參閱公衛學院網站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