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Appier攜手臺灣大學啟動產學合作人才培育計畫。左起: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趙坤茂、臺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Appier執行長兼創辦人游直翰、Appier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
政前行政院院科技顧問王佑曾院士參訪安盟生技
葉教授教學實況
葉教授與BoniO團隊合照
Appier技術團隊左起:軟體工程師陳映睿、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執行長游直翰、技術長蘇家永
愛因斯坦曾說:「不要試圖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而是要嘗試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創新創業的意義就在於產生價值,去滿足社會上還未被滿足的需求,尤以在電機資訊領域,尚有數不清的疑難雜症有待解決,如何轉化學界成果於新創事業及跳脫象牙塔產生社會效益,已成重要議題。本院除積極促進與國際級或國內大廠產學合作交流外,亦積極推動院內教師、學生成立跨領域團隊,推動技轉、成立新創事業以克服商化挑戰。
●葉丙成教授: 新創公司 BoniO Inc.,推動遊戲化科技教學應用
葉丙成教授分享,自教書工作以來,在課堂上常觀察到教學的種種問題,且為了改進教學的效果,常花很多時間去想解決的方法。這幾年亦為此陸續開發了不同的數位教學軟體。由於這些問題也是許多老師課堂上常遭遇到的,因此開發出來的這些的數位教學科技也對其他老師很有幫助。校園創業之路,也由此展開。
最早遇到的問題是學生在課堂上做報告時,報告無趣、其他同學各做各的事。為了讓學生能更關注其他同學的報告或作業表現,葉教授設計開發了同儕互評系統「EPES」,讓學生能夠過手機、平版、電腦,及時評量同學的課堂報告表現,或是課後作業的成果。此互評系統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成功讓學生透過作業互評而得以從同儕的作業中彼此學習,成效極佳。
為了促進教室內師生的互動,活化教室中的教學,葉教授帶領學生團隊將EPES結合傳統的表決器應用,設計出一套雲端即時回饋系統 APP「Zuvio」。後來幫助學生團隊,讓他們獨立成立公司。Zuvio 後來奪得臺灣最大的兩個創業大賽首獎:科技部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及「臺灣雲谷雲豹育成計畫」。目前 Zuvio 系統有全台六千位老師、超過三十萬名學生使用,為目前全台大學中最多人使用的師生課堂教學互動APP。
此外,從六年前開始,葉教授團隊便開發與實體課程結合之遊戲系統BJT-Online,透過學生出題、互攻的遊戲,有效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此系統在2013年更進化成為全世界首創與MOOC結合之多人線上遊戲系統「PaGamO」,在Coursera上震撼許多學生與MOOC界專家。曾獲邀於Coursera Conference及Google Research發表演說,亦在 2014 華頓商學院與QS所主辦的全球「Reimagine Teaching」教學創新大獎中,得到世界最大獎的殊榮。目前臺大在遊戲化教學的教學科技開發上,深受國際間學界與產業界的重視。
遊戲化科技與教育的結合,是目前全球重視的未來趨勢。因此開始接到各界希望使用 PaGamO 的請求。三年前成立新創公司 BoniO Inc.,推動遊戲化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截至目前,全台有超過二十五萬的中小學生使用 PaGamO,幫助許多中小學老師提升孩子學習的興趣。此外美國長春藤聯盟賓州大學亦引進PaGamO 於牙醫學院的教學中,是亞洲教育科技公司少數得以進軍長春藤大學的案例。
葉教授分享,回首以往,發現許多創新創業的好點子,似乎常隱藏在日常遇到的問題中。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往往就是成功創新的契機。只要能常保持對問題的敏感度,善用我們獨有的技術專長幫社會大眾解決平常苦惱的難題,我們校園將有機會孕育更多的創業好機會!
●黃升龍教授: 安盟生技技轉光學同調斷層掃描系統關鍵技術
創新創業於學術界的意義之一在自我實現,除了學術期刊的發表以分享科研成果外,進一步實現這些成果,使得更多普羅大眾於生活中,實質感受這些得來不易之成果,在實現價值的過程充滿挑戰;自2005年開始,本院光電所黃升龍教授的研究受到中研院王佑曾院士主持的「臺灣前瞻計畫(Foresight Taiwan)」多年的支持與肯定,藉由技術創新來進行價值創造。與國外的主要光學大廠相比,黃教授開發出的晶體光纖技術具有更優越的縱向解析度(axial resolution)與掃描速度,並且可成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掃描出人體(活體)皮膚之完整表皮層及部分真皮層上緣細胞的三維細胞結構,以及真皮層微血管及小血管內血球之流動。此技術也成功完成技轉給安盟生技公司。在美國,每年有超過二百萬人被診斷為皮膚癌,是美國最常發生的惡性腫瘤,未來安盟也設定以美國及白人分布較廣地區做為最主要市場發展。過去我國醫療器材廠商多屬於中小型企業,並以OEM/ODM代工製造醫療耗材為主,但是,隨著近年來醫療環境的變革,臺灣的業者也從過往經驗逐漸朝向高附加價值、高認證門檻、高系統整合方向的高階醫材之路邁進。
安盟生技技轉自本院黃升龍教授所進行生醫光電相關的基礎研究,其研究成果已經掌握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系統的關鍵技術,包含:各式晶體光纖的生長及用以製作OCT系統的寬頻光源、OCT系統各種架構設計及其量測技術、影像資料處理的能力等。安盟生技成立於2014年,執行長林群倫與營運長馬永霖協助籌組團隊,由擅長各領域,包含: 本校優秀學生/校友、生技創投、商業開發、臨床、醫療科技評估、法規/品質系統與美國專利佈局經驗的專業人士,目前實收資本額4億元,以非侵入式的三維斷層掃描技術,鎖定皮膚癌手術及皮膚檢測應用相關領域,並與緯創資通合作,打造符合ISO/GMP的產品。由安盟負責晶體光纖、核心元件,緯創負責電子電路、工業設計與GMP,15~20人的工作團隊,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打造出符合GMP標準的商品,預計於2017年取得歐盟CE標章及申請美國FDA核准函。
林軒田教授:借調臺灣AI新創團隊Appier,深化產學資訊與人才交流
人類在過去兩年製造的資料量已超過全球過去產生所有資料量的好幾倍,而資料的暴增改變了人類生活與溝通的方式,也讓企業面臨了許多嚴峻的挑戰,必須將異質資料透過電腦的學習,自動轉變成有智慧、有價值的商業洞察。此外,資訊爆炸同時也帶動了許多新興人才與技術的需求,一個企業如何看待資料與處理資料的方式將成為能否成功的關鍵。
本院發展資料探勘、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多年,不但研究成果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並一直與業界保持相當良好的互動。在 2016 年初,專精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與跨螢技術的新創公司沛星互動科技(以下簡稱Appier),在校方及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宣佈與本校攜手啟動產學人才交流與培育計畫,希冀為臺灣的人工智慧發展在國際舞台奠定一席之地。在這項計畫中,Appier延攬本院資訊工程學系林軒田副教授擔任首席資料科學家(Chief Data Scientist),並啟動「Appier與臺大資訊學群人工智慧暨頂尖研究獎勵計畫」,鼓勵臺灣學子在學期間能從事世界一流的研究,培養宏觀的視野。
Appier成立於2012年,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幫助企業解決跨螢世代的各種複雜難題,並讓更多領域的企業透過人工智慧應用擬定最佳的商業策略。Appier由一群充滿熱情的電腦、資訊科學家以及網路行銷專家所組成。Appier在2014年破天荒成為全台第一個獲得國際知名創投紅杉資本青睞的新創團隊,並持續獲得全球多家頂尖創投共同挹注資金。在種子與A、B兩輪募資後已共獲得4,950萬美元(約新台幣15.8億元)資金。Appier的執行長游直翰博士(資訊工程學系2001年畢)、營運長李婉菱博士(農業化學學系2002年畢)、及首席資料科學家林軒田博士(資訊工程學系2001年畢)皆為本校校友。林軒田副教授在借調至Appier前,已在該公司兼任兩年的技術顧問,而借調後,將負責帶領的Appier人工智慧團隊持續精進和拓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種領域的應用。
林軒田教授曾代表本校在開放式課程平台Coursera向全球數萬人推廣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並曾共同帶領臺大隊伍獲得六座世界機器學習競賽冠軍。對於人工智慧的願景,他表示:「未來人類與人工智慧的互動會像呼吸一樣自然,而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十年、二十年後的願景話題。目前,『互動式AI』、『用AI定義和突破全新問題』以及『AI+深入至各行業應用』等三大趨勢已開始浸透人們的生活,並將衍生更多創新效應。未來,AI將在不同領域解決更多人類無法處理的問題,例如『AI+數位廣告』、『AI+醫療』或是『AI+商業決策』,而我們對人工智慧的願景,就是希望能讓『AI+』與廣泛的應用發揮最大的相互加乘效果。」
這次的合作模式,開創了臺大與新創產業合作的首例,對於產學間的資訊交流、人才流動等有非常正面的幫助,並能建立一個更友善和鼓勵新創精神的環境。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合作案不僅是產業界與學界在技術上的交流,也不忘對臺灣未來頂尖人才的培育。且藉由Appier與臺大合作啟動「Appier與臺大資訊學群人工智慧暨頂尖研究獎勵計畫」,讓更多優秀的研究論文有機會在頂尖的國際會議中發表。成功申請者除了能獲得獎勵金補助,還能與Appier團隊有緊密的技術討論與交流,並前進國際級研究殿堂發表論文與各國頂尖學者交流意見,激發更多人工智慧應用發展的可能性。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