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走出教室 創新學院與社區共創教學新型態

更新日期:106年2月17日

圖1:頒獎照

頒獎照

1月21日臺大創新設計學院「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團隊前往臺南成功大學參與「Let’s Boom!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及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成果展」,該計畫由教育部支持,希望將大學課程拉至教室與學科邊界之外,發展教師、學生與社區跨域共創的教學新型態。

本次活動首度打破傳統結案方式,以「文學與生命關懷」、「社區關懷與空間活化」、「銀髮樂齡與在地安老」、「古老技藝與記憶回復」、「飲食與土地」五大主題串接11校計畫共創成果,並透過靜態展示、動態演出、論壇開講和互動體驗等多元方式激盪思考。其中,臺大食養團隊參與「文化論壇:部落飲食與文化」、「場域論壇:場域 x 課程-來自臺大場域助理的分享」、「溪洲部落的空間行動」、「樂齡論壇:社區關懷共生共老-臺大學生在南萬華的行動」與「行政論壇:行政突破與創新-臺大二一趴教師交流會」,分享如何帶領學生進入場域以及教師社群經營的經驗,而此種協助師生進入場域的制度設計與助理培力,獲得委員們青睞,在11間伙伴學校中榮獲「最佳場域獎」,並由城鄉所吳金鏞老師與謝惠真南萬華場域助理、秘書處代表領獎。

食養團隊成立於2015年初,最大的特色便是實際場域的經營,透過課程設計讓不同院系背景的師生走入「南萬華、溪洲部落、坪林、紹興社區」 四個校外場域,尤其特別的是,安排當地長期蹲點的場域助理中介協助,讓授課教師與學生得以接軌真實議題、認識當地頭人,以減少進入場域的難度。

截至目前為止,共計21門課程帶領了882人次學生進入場域,並在南萬華孵育了兩個學生創業團隊「創藝設技工坊」與「走入都市,走入故事:南萬華篇」,也與政府單位「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投入健康照護議題。在溪洲部落,學生們則將田野經驗轉換成「災害韌性地圖」,並與「食菜好文化工作室」合作推廣永續食堂與釀酒工作坊。而從氣候變遷議題出發,師生一同在坪林思考大氣專業與茶產業結合的可能,為茶農留下茶知識與氣候關係地圖,甚至實際成立了茶廠,與「山不枯團隊」合作推廣環境友善農作。此外,也有課程與「紹興學程」合作,致力於高齡社區與社區菜園的經營與照護提案。種種精彩的跨域成果陸續浮現,歸功於學生與社區夥伴的互動合作,從發掘問題到提出行動方案,達到學校與場域互惠共創的目標。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團隊期望透過跨領域、跨場域的實作課程,讓學生在離鄉離土的文明進程裡,重新思考並實踐經濟、社會與文化各面向上的永續意義。故謹將此榮譽獻給辛苦蹲點的場域助理、帶領同學前行的課程助教、熱情發想議題的同學與努力嘗試跨域的授課教師們,更重要的是,獻給協助與陪伴食養計畫,與我們分享生命經驗的坪林、溪洲部落、紹興社區與南萬華居民夥伴們——願來自各方、不同世代的「食養人」繼續在這塊土地上向前同行!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