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化工系陳賢燁教授研究團隊研究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獲第十三屆國家新創獎

更新日期:106年1月17日

圖1:化工系陳賢燁教授研究團隊以「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奪得第十三屆國家新創獎。圖2:陳賢燁教授研究團隊合影。圖3: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

化工系陳賢燁教授研究團隊以「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奪得第十三屆國家新創獎。

陳賢燁教授研究團隊合影。

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

為鼓勵我國生醫領域創新與創業能力,同時讓學術單位成為連結產業、商業化以及創業的重要前哨站,國內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自2003年起舉辦國家新創獎競賽,日前在南港生策會進行決賽,學研組新創獎由本校化工系陳賢燁教授研究團隊以「可調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之人工水晶體」奪得。此得獎作品參賽成員為本校化學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蔡亞庭及謝洪斌,由本校化工系陳賢燁教授指導。

本新創研發展示了一款透過化學氣相沉積封裝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encapsulation),合成功能性聚對二甲苯(functionalized poly-p-xylylenes, PPX)並包覆液體所製備的新型人工水晶體(intraocular lens, IOL),此新型人工水晶體同時提供了可調控的光學參數及生物功能性如下:

  1. 擁有高折射率及抗紫外光之功能,其來自於聚對二甲苯高分子之特性。
  2. 透過控制包覆液體的潤濕性(wettability),可賦予人工水晶體可調控的有效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
  3. 新型人工水晶體展現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由於聚對二甲苯高分子之特性,可有效減少手術後由裝置引發的鈣沉積(postoperative calcification)。
  4. 利用功能性聚對二甲苯表面的化學特性,可準確地在人工水晶體之特定位置修飾功能性生物分子,並在特定區域增進或抑制細胞的貼附,對於避免由裝置引起的併發症有十分重要之意義。

同時具備操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性能力的PPX-IOL,可針對特殊白內障病患之用眼需求進行「客製化」精準設計,依照患者的個別差異調整曲面彎度,一併解決遠視、近視及老花問題,也可減少手術後水晶體鈣化、二次白內障等白內障患者的困擾,此對白內障患者日益增加的臺灣是一大福音。

指導教授: 陳賢燁
學歷:
美國密西根大學 化工博士
美國密西根大學 化工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化工學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副教授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德國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研究員

參賽成員:
蔡亞庭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化工碩士 (在學)
國立清華大學 化工學士

謝洪斌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 化工碩士 (在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化工學士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