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由左至右:成大環工系林財富教授、臺大環工所傅立達博士後研究員、臺大環工所駱尚廉教授。
去年父親節來襲的超級颱風蘇迪勒與後續的杜鵑颱風,造成大臺北水源原水濁度飆高到39,300度,濁度1萬度以上的延時超過12小時,超出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自來水廠可處理的上限,導致大臺北家戶用水黃濁,影響民生用水品質,並衍生民眾搶購市售瓶裝水與花錢清洗水池、水塔及開飲機的窘境,引起各界關注與抱怨。除了渾濁度外,颱風是否也帶來其他與健康有關的水質問題呢?環工所駱尚廉教授團隊在《Nature-Scientific Reports》發表全球第一篇颱風影響供水水質的論文。
過去已有研究探討水源中的致癌消毒副產物(DBP)前驅物質之長期變化,但DBP前驅物質或溶解性有機物(DOM)在短期暴雨對集水區水庫水質的影響,一直被忽略了。
在超級暴雨與極端氣候下,地表沖刷物對DBP前驅物或DOM的特性改變,至今仍不暸解,故進一步研究暴雨期DOM濃度與DBP生成潛勢(DBPFPs)的關係甚為重要。
研究團隊的傅立達博士在蘇迪勒颱風來襲的前、後,沿直潭水廠的供水幹管到公館採取水樣,分析pH、濁度、溶解性有機碳(DOC)、紫外光吸收度(SUVA)、總三鹵甲烷(TTHM,為致癌物)及其組成之物種,發現颱風後兩天之自來水與飲水臺水質的TTHM、DOC與SUVA比颱風前昇高四成至兩倍多,對飲用水之安全造成嚴重影響,雖經煮沸兩分鐘,CHBr3與CHClBr2之去除效率仍僅有45%,煮沸5分鐘,TTHM總去除率可達70%。論文也指出全球自來水水源之DOC與SUVA上升趨勢與颱風之頻率及強度逐漸升高有關,且為重要的驅動因子,此亦為全球氣候變遷的效應之一。
詳細的研究成果請參閱正式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的全文及補充資料,”Impacts of Typhoon Soudelor (2015)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Taipei, Taiwan”, Sci. Rep. 6, 25228; DOI: 10.1038/srep25228 (2016).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