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由臺灣大學、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及臺北市政府聯手舉辦「從心理、社會、醫療層面看社會安全網之建構」論壇,針對「心理與醫療層面」、「社會安全網層面」進行共同討論,圖為與會貴賓合影。
近年來,臺灣社會發生多起隨機傷/殺人重大事件,帶給臺灣社會高度恐慌與不安。為避免此等事件之風險爭議擴大及社會信任破口加劇,推動市民對社會安全網持續關注,促進社會安全網之健全與深化,由臺灣大學、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臺北市政府協辦之「從心理、社會、醫療層面看社會安全網之建構」論壇於7月31日在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跨領域學者與社會各界針對「心理與醫療層面」、「社會安全網層面」進行共同討論。
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臺北市市長柯文哲都會出席此次論壇,柯文哲市長將公布臺北市社會安全網補強執行計畫,希望跟與會跨領域的學者進行溝通。多位與會的專家學者指出暴力行為及加害人行為並不是那麼看似隨機,都有蛛絲馬跡,犯罪動機複雜,需要長期多面向的研究與觀察,立即將加害人執行死刑,對於預防未來的安全事件可能並無幫助。媒體也應要自制。除了不要報導殺人細節,造成仿效或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的效果外,也要避免媒體報導成就殺人者求名聲的慾望。
臺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指出,需對有身心困難,需要尋求協助的人去汙名化,增加社會大眾的了解和接納,營造有利於孩童成長的環境:包括友善支持的家庭、學校及社區。臺大醫院精神科主任吳建昌認為,防治經常必須是多層次,不僅在於事後處理,更在於事前防止。應該同時進行社會安全救助與風險降低的策略,先進行臺灣無差別/隨機殺人個案的質性分析研究,找出可能的相關風險因子,建構出臺灣的風險篩選量表。讓更多人員接受教育訓練,使他們可以擔任守門員(gatekeeper)的角色。積極開啟主動式社區治療(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提供需求者多層次的協助,降低風險實現的結果。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教授表示,個體在極端壓力下會產生逃避性策略或發洩性策略,為了避免壓力的負面發展,需要透過長期教育培養「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心理韌性包含「防範於未然」與「受創後復原」的兩種特性,進而行塑「社會韌性(societal resilience)」。培育具有心理韌性的人與共創社會韌性,是重建社會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臺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蔡甫昌主任建議,公益團體可參考「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發展經驗,搭建專業與正派之科學媒體網絡(science media network),讓專業領域學者面對與自身專業相關的新聞議題時,可以傳遞正確資訊、達成國民教育與社會溝通之任務,提高臺灣新聞媒體之知識環境與專業報導,進而提升社會安全網之建構與維繫。
此次論壇將是學術與實務首次的跨界合作,期許透過公眾參與之方式促進社會共識之形成,並將作為市府政策規劃之依循方向,共同建構更加完備的社會安全網。
講者與講題
一、從心理與醫療層面 主持人:陳為堅院長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與談人:
- 從心理醫療層面來談社會安全網之建構的論壇(高淑芬教授 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
- 從精神病理/病因學省思臺灣近期無差別殺傷人事件之防治(吳建昌主任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 從心理層面看臺灣現況--犯罪 心理 社會(趙儀珊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二、社會安全網層面
主持人:林惠玲教授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與談人:
- 社會安全事件之報導與傳播~從英國Science Media Centre看臺灣新聞媒體(蔡甫昌主任 臺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
- 從心理、社會、醫療層面看社會安全網之建構 (吳慧菁教授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心理韌性與社會韌性:從創傷心理研究反思健康的人心與安全的社會之重建(陳淑惠教授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高淑芬教授
在我近期進行的全國兒童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期中報告發現任何一種精神疾病的盛行率為20-35%,這些小孩子,不論是發展遲緩、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焦慮、憂鬱、畏懼害怕或衝動行為規範、情緒障礙等等,我們應加強去除疾病汙名化,給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持續由兒童期青少年期到成人期的心理精神健康的維護及治療,以及父母因其障礙修正其教養方式,以確保其身心的正常發展。不論小孩子有沒有任何先天障礙,成長過程將奠定其未來對事情的判斷力和處理與適應環境壓力的能力。
有情緒、行為、思考問題的孩子不一定符合特定診斷,可能影響學校適應,在情緒或身體上霸凌他人或被霸凌,這些不利因子需要個人、家庭及學校的介入,以免隨著年齡增長,累積更多危險因子。妥善處理孩子從小的霸凌經驗對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有身心困難需要尋求協助的人去汙名化,增加社會大眾的了解和接納,因為貼標籤反而會造成更多人不願諮商接受評估和接納這些人,唯有不汙名化,接受醫療及多元文化,必要時給予協助,這樣才能夠使這個社會沒有死角。營造有利於孩童成長的環境:包括友善支持的家庭、學教及社區。家庭、學校及社會所要建立的價值觀,是不僅要能夠接受不同特質的人,對於有需要的人也能夠用開放、支持、友善的態度來面對,甚至主動幫助那些需要治療的人。助人的部分應該要從小做起,以家庭為單位,以一個鄰里社區做地毯式的了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吳建昌主任
在臺灣近期的無差別/隨機殺人、傷人事件的報導中,我們經常看到精神疾病(含人格障礙)、酒精或藥物使用、及暴力行為前科等等人的特質,成為防治政策的討論重點。然而,從國內外對於上述事件的質性分析中,我們經常看到,此種事件的產生,皆有其生理、心理與社會之根源,其防治經常必須是多層次(從個人處遇到法律經濟及社會政策等層次)、不僅在於事後處理,更在於事前的努力防止。
因此應該同時進行社會安全救助與風險降低的策略,先進行臺灣無差別/隨機殺人個案的質性分析研究,找出可能的相關風險因子(可能有數十個),然後建構出臺灣的風險篩選量表。讓許多可能接觸到這些隨機殺人者的人員,進行教育訓練,使他們可以擔任守門員(gatekeeper)的角色。
相關單位,例如衛生局接到通報之後,可以啟動社區精神照護團隊,以主動式社區治療(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的概念,照顧到具有隨機殺人風險者的身體心理健康、就學、就業、住居、家庭社會互動等的需求,以降低風險實現的結果。降低風險的同時,我們也救助了許多人免於積累重大危機的過度壓力。另外,媒體自制也非常重要。除了不要報導殺人細節,造成仿效或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的效果外,也要避免媒體報導成就殺人者求名聲的慾望。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教授
文獻指出,當個體處於極端壓力下,像是經歷創傷事件,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發展出心理或行為症狀與疾患的風險。為了改變自身情緒或掌管創傷後壓力症狀,創傷倖存者可能會採取逃避性策略(例如,使用酒精或藥物等物質,或社會退縮等),也可能採用直接的發洩式策略(例如,反擊加害者,破壞既定規範等)。這些原本用來處理自身情緒與症狀的因應策略,可能反而會形塑出「創傷惡性循環」的謬誤,成為一種「加害源自受害、事主波及無辜」的現象。
而避免壓力的負面發展,需要透過長期教育培養「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心理韌性包含「防範於未然」與「受創後復原」的兩種特性,「社會韌性( societal resilience)」指稱一個社會「提供防範於未然」與「協助受創後復原」的程度,可避免的災難越不易發生的社會,也是災後復原速度越快的社會。提供防範於未然和心理韌性/心理健康的培育有關,協助受創後復原則和心理健康的人力與組織的培能有關。培育具有心理韌性的人與共創社會韌性,是重建社會安全的努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臺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蔡甫昌主任
臺灣的新聞媒體對於部分重大社會安全事件之報導,有時會推波助瀾、營造社會恐慌混亂氛圍。新聞媒體報導對於閱聽人與社會大眾極具影響力,其傳達新聞事件的內容與方式影響民眾對現實世界的觀感與認知。
面對將來臺灣社會安全事件之報導與傳播議題,建議「新聞專業與媒體界」建立更具體之專業倫理機制,並建議相關適合單位參考「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發展經驗,邀請專業領域學者化被動為主動,面對與自身專業相關的新聞議題,秉持傳遞正確資訊、國民教育與社會溝通之使命,搭建專業與正派之科學媒體網絡(science media network),為提高臺灣新聞媒體之知識環境與專業報導來貢獻,進而提升社會安全網之建構與維繫。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趙儀珊助理教授
暴力行為及加害人行為並不是那麼看似隨機,都有蛛絲馬跡,犯罪動機複雜,應該進行問題研究,才可能降低風險,提升保護,社會充權,並且對弱勢兒童及危機少年早期介入,因為暴力是大家的事。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