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海洋所第二代觀測浮標(右上)與NTU1、NTU2浮標佈放位置示意圖。
尼伯特強烈颱風通過NTU1(左)與NTU2(右)浮標時浮標所測得風速資料。
NTU2浮標即時傳送回7/4-7/7間之颱風觀測記錄資科圖,由上至下為風速風向、海面上氣溫與海表層水溫、氣壓、海洋上層250公尺海水溫度剖面。
NTU1、NTU2浮標佈放經過。浮標在海研一號後甲板下水前。
NTU1、NTU2浮標佈放經過。何文華組長(右)在鋼纜上按裝水下流速儀。
NTU1、NTU2浮標佈放經過。橡皮艇帶工作人員踏上浮標做最後檢測,浮標上國旗和校旗在浮標運作後即拆卸下來。
NTU1、NTU2浮標佈放經過。楊穎堅老師(右)領隊之海洋所浮標團隊合影。
今年西北太平洋第一個強烈颱風尼伯特(Typhoon Nepartak)形成後就衝著臺灣而來,這個被形容成「史上最強的第1號颱風」7月8日挾狂風暴雨重創臺東,造成全臺7億臺幣以上的損失。颱風過後,各方忙著救災之際,預報誤差再度成為話題。
為了達成遠洋觀測颱風提供即時資料予預報機構應用之利他目標,本校海洋所浮標觀測團隊於6月底由楊穎堅老師領隊,本校研究船「海研一號」再度在鵝鑾鼻東方約175公里以及東南方約375公里的海域放了兩座第二代NTU浮標。浮標甫下海一週,尼伯特颱風即形成並逐漸發展為強颱之姿朝臺灣而來。7月6日暴風圈已瀕臨東邊的NTU1浮標,海洋所浮標團隊全員盯著電腦螢幕顯示即時傳送回的各項資料,另方面也馬上將這些寶貴的一手資料傳送到中央氣象局供預報單位應用。從衛星雲圖上看,當颱風眼從NTU1北方擦過時,觀測到氣壓940百帕、最大陣風風速約每秒41公尺,海洋上層海水溫度也因強烈的混合從31度的高溫下降到28度;幾個小時後,颱風眼又從較近的NTU2浮標南邊僅7公里之處穿過,NTU2記錄到驚人的最大陣風風速約每秒44公尺,氣壓一度低到900百帕以下,強風把海洋上層150公尺厚的水攪拌均勻,這些第一手的「現地」資料創下了許多颱風觀測史上的紀錄,例如水面上及水下龐大的觀測資料透過銥衛星即時傳送回來、颱風眼附近海洋上層的各項實測溫度、鹽度、流場數據等,尤其浮標在超級颱風肆虐下竟能存活,更是獲得國外浮標專家的讚許。NTU浮標觀測颱風這項舉動也引來全球熱帶風暴研究社群的關注,紛紛從海洋所的浮標網頁觀看海洋現場即時轉播(http://po.oc.ntu.edu.tw/buoy/data.php),事後都稱颱風眼前後越過兩個海洋觀測浮標的機率非常非常低,預期這些寶貴的資料除了可以增進大家對颱風中心、海氣交互作用、上層海洋水文對颱風的反應等知識,探索在此超高風速下(1)海氣介面之熱、能量及動量交換,(2)颱風引發之海洋中各種尺度運動之生成、發展及消散,以及(3)上述過程對颱風強度的反饋機制,據以改善數值預報模式中各項參數的設定,提高颱風預報的準確度,落實本校楊泮池校長「承擔起社會責任、實現服務與利他關懷精神」的期許。
本次浮標觀測是在海洋所魏慶琳所長推動之下,繼去年颱風季佈放的「第一代」NTU海氣象即時觀測浮標後之接續任務。由楊穎堅老師和張宏毅、邱協棟兩位資深技術師帶領浮標團隊根據去年的經驗,重新設計、整合兩組「第二代」NTU海氣象自動觀測浮標,低耗電系統的設計讓觀測項目大幅增加,使用多種探針和儀器,包括溫濕度計、旋葉式風速風向計、超音波風速風向計、氣壓計、雨量計、短波日照儀、淨輻射儀、表水溫度計、海流儀、溫鹽深儀、溫壓儀、以及不具資料即時傳送功能的溫壓儀。浮標的中控系統新增無線電與衛星遙控功能,可依任務需求調整取樣密度與傳輸頻率。另外,浮標上也安裝了一部縮時攝影機,可以拍攝不同風速下的海上浪況。水下部分則捨棄了原有的ICC通訊介面,改以自行設計的通訊裝置,減少被破壞的風險,每個探針下方甚至加裝了自行設計的特殊裝置,避開延繩釣釣線糾纏,現場浮標佈放作業則由理學院貴儀中心海洋探勘組何文華組長在海研一號上指揮。本次浮標觀測任務中,除了感謝海研一號和貴儀中心海洋探勘組同仁在汪洋中頂著烈焰執行艱苦的現場工作外,海洋所特別感謝本校大氣系提供氣象觀測坪,供氣象探針的測試與校正,浮標之設計、整合、組裝、測試、佈放和通訊等所需經費,大部分由海洋所自籌推動,這次浮標施放承理學院的邁頂亮點經費補助購置海流儀、中央氣象局海象中心提供了四個溫壓儀,使得量測參數更為完備;此外也感謝科技部支助海洋所教授的「黑潮研究-II」(簡稱SK-II)整合計畫合作及分享部分海研一號船期協助佈放此兩組浮標。2015、2016年浮標所有觀測資料圖像均在海洋所網頁公布(http://www.oc.ntu.edu.tw/或htt…//po.oc.ntu.edu.tw/…/index.php),歡迎各界隨時瀏覽。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