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影像與藝術:歐洲電影中畫家與畫作的再現
第三場臺灣歐洲文化論壇

更新日期:104年11月11日

圖1:2015年10月22日第三場臺灣歐洲文化論壇「影像與藝術:歐洲電影中畫家與畫作的再現」於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圖2:全場聽眾聚精會神聆聽,享受歐洲藝術文化饗宴。

2015年10月22日第三場臺灣歐洲文化論壇「影像與藝術:歐洲電影中畫家與畫作的再現」於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

全場聽眾聚精會神聆聽,享受歐洲藝術文化饗宴。

2015年10月22日第三場臺灣歐洲文化論壇「影像與藝術:歐洲電影中畫家與畫作的再現」於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本次活動係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與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聯合主辦,希冀能藉由此一文化饗宴,將歐洲語言和文化帶出學院,延展至校園與社區,與普羅大眾一同豐富臺灣歐語文化的底蘊。

本次論壇主題旨在探討影像與藝術之間的關聯性,透過《夜巡林布蘭》、《馬內的繆思》、《哥雅畫作下的女孩》等電影呈現荷蘭、法國與西班牙不同時期豐碩的藝術成果。首先由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蘇宏達致詞揭開序幕,並有幸邀請到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蒞臨此次盛會。此外,臺灣大學張淑英國際長對前來參與本次論壇的舊雨新知表示感謝之意。

活動主持人為文藻大學西班牙語文系林震宇副教授,三位主講人分別為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陳貺怡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陳淑華教授與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張淑英教授。三位講者透過精彩的演講,帶領觀眾一齊經歷一場穿越時空與國界的藝術巡禮。

陳貺怡以「史實與奇想之間—十七世紀荷蘭肖像畫在當代電影中引發的戲劇想像」為題,深入探討《夜巡林布蘭》與《戴珍珠耳環的女人》這兩部電影。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jin)和維梅爾(Jan Vermeer)堪為荷蘭黃金時代的象徵,兩人的作品都承襲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傳統,卻又大膽地加以改革、創新,為之後的巴洛克藝術風格開創了先鋒。林布蘭的代表畫作《夜巡》實為受民兵隊請託所作之群體肖像畫,但卻顛覆了許多過去民兵畫的傳統,像是明暗法的使用、不對稱的構圖,以及隱身於畫中的林布蘭自畫像等。《戴珍珠耳環的女人》則是一幅風俗畫化的肖像畫,畫中人物的真實身份不明確,提供後世更多自由想像的空間。透過上述兩部電影,當代的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回應畫家留下的諸多謎團,並重新認識肖像畫的本質。

陳淑華的講題為「從《從馬內的繆思》與《花落花開》看女性藝術家之路」,深入簡出地介紹了法國女性畫家莫莉索(Berthe Morisot)與賽哈芬(Séraphine Louis)追求藝術的心路歷程。兩位畫家不論出身、相貌、教養、畫風和命運都非常不同,但同樣身為女性藝術家,她們必須衝撞社會價值觀,並掙脫自身女性身份所加諸的枷鎖,方能成就其藝術之路。相貌出眾的莫莉索是印象派巨擘馬內的繆思女神,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讓身為畫家的她遭受許多質疑,但她以堅定不妥協的意志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賽哈芬則是另一個極端,她出身卑微、其貌不揚,並深受精神疾病所苦。現實的壓力並沒有澆熄她對繪畫的熱情,她陰鬱的內心世界在畫布上綻放為絢爛繽紛的藤蔓與花朵。兩位女性畫家對藝術的痴迷與堅持同樣令人動容不已。

張淑英則是以「魅影與陽光:哥雅與安東尼奧.洛佩茲的繪.畫.影.像」為題,透過《哥雅畫作下的女孩》和《日光之夢》(《榲桲樹的光影》)介紹西班牙兩位跨時代的國寶級畫家哥雅(Francisco de Goya)與安東尼歐.洛佩茲(Antonio López García)。《哥雅畫作下的女孩》藉由影像重現哥雅由光到影、由璀璨到黯淡、由瑰麗華服到衣衫襤褸、由四季頌歌到黑色繪畫的藝術生涯,正如同十八世紀由盛轉衰的昔日海權強國西班牙。《日光之夢》則是西班牙導演艾里西(Víctor Erice)十年磨一劍的電影作品,描述西班牙當代寫實主義繪畫大師安東尼歐.洛佩茲如何細筆慢描,將夢中靈感轉化為現實,捕捉燦爛陽光灑落在結實纍纍的榲桲樹上的迷人景致。儘管兩位畫家生於不同的時代,哥雅與安東尼歐.洛佩茲都替伊比利這個魅影與陽光共存的國度下了最適切的註腳。

論壇演講共計兩個半小時,由林震宇主持會後座談討論。此次活動共計有超過 300 觀眾參與,集結了跨領域的學術力量,最後在熱烈的掌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捲置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