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公衛預防醫療 全球首創新型二合一胃癌、大腸癌防治模式 榮登JAMA醫學雜誌新篇章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雲分享精采創業經歷。
臺灣大學聯盟與臺大、師大、臺科大三校學生會於104年3月3號〈二〉邀請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雲在臺大體育館進行「馬雲與青年有約,從夢想到成功創業」演講,分享創業經歷。
演講暨座談由臺灣大學學生會副會長范庭甄擔任主持人,馬雲先生分享創業歷程之外並與學生對談,分別是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四年級的洪新雅,現任臺大創意創業學生會的副會長、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不分系一年級汪峻志,過去曾擔任珍古德青年論壇主持人,以及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四年級的林庭如,現任師大學生自治會公關部副部長,也是第一屆師大藝磚節的總召兼創辦人。
馬雲先生是全球最大的網路及行動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曾被《時代週刊》評選為「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這次演講報名系統開放後五小時內,名額迅速爆滿,廣受校內外師生及媒體矚目。為饗校內外師生未能親臨現場之憾,臺大校訊詳實紀錄馬雲先生演講暨座談內容如下:
臺大張瑞慶副校長:
這是臺大、師大和臺科大三校第一次共同主辦臺大學生論壇。一年前,三校共同成立了臺灣大學聯盟,希望更多地回饋社會、接觸社會,讓學校的知識力量影響社會。
過去三校校長共同設置了臺大論壇,每兩個月舉辦一次,談及如何培育人才,引起了社會的迴響。也因著論壇,許多人發現到臺灣有很多青年人的議題需要更多被關注,於是學校進一步跟學生會討論,另外設立臺大學生論壇。
農曆年前有幸聯絡到馬雲先生,馬先生的公司有30,000名員工,平均年齡28歲,我想這是我們理解青年學生該如何創業的一大機會,於是我們邀請了他。這段時間,許多同學在過年期間不眠不休地準備了這個活動,讓我們得以順利舉辦這次的論壇。
阿里巴巴有個很特別的企業文化,每個公司成員都有個武俠的稱號。我就用以下用兩句話做收尾,「阿里巴巴風清揚,馬越山河雲在天。」
師大張國恩校長:
馬雲先生原是杭州師範大學的英文老師,之後再去創業,值得我們師範學生學習。
今天來參與這次活動的,我猜測主要有四種型態的需求。第一種,是好奇心,好奇為什麼馬雲先生這樣一位英文老師,可以創立阿里巴巴這樣世界級的大企業;第二種,是為了向成功典範學習;第三種,很多同學有著創業的企圖;第四種,是為了挑戰馬雲先生,看看他的觀念現在是否仍然適用。
不管目的為何,能夠積極參加這次活動都是值得鼓勵的。
臺灣科技大學廖慶榮校長:
我23歲開過翻譯社,28歲開過藝術行銷公司,如果各位跟我一樣對創業充滿熱情,今天是很好的機會透過頂尖創業家馬雲先生的經驗分享來學習。 首先感謝馬雲先生提供臺灣青年人100億的創業基金。其實在此以前,臺灣政府、學校和許多企業已經有相當多的創業資源,臺灣對年輕人來說有著很好的創業環境, 各校提供許多創業相關課程,臺科大近期更將推出創業學位學程,讓同學在大學四年期間就有機會投入創業行列,並同時能取得學位,如果今天Bill Gates和Steve Jobs來念臺科大的話,大概也不必休學了。 我相信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學習創業的各項技能,並希望大家今天聽完演講後獲得啟發,立刻著手行動。
演講全文
馬雲:臺灣年輕人應該紥根臺灣放眼世界
來臺灣以前,同事不斷提醒我,臺灣有些人可能對我們捐的一百億有意見,其實臺灣也不需要我來教怎麼創業。我聽了之後,是這麼想的,好為人師是我的本性。我當了四年師範生,教了六年書之後去創業,其實我覺得有點對不起母校,培養了我那麼久,我最後卻去創業了。所以我一直覺得有一天要回去教書,但現在公司做成這個規模之後,已經很難再回學校當專職老師了,所以我每年跟一些大學進行交流。有一天一位臺灣的朋友說這樣不公平,我在上海、北京、美國經常講,怎麼不到臺灣來?我想也有道理,所以就促成了這次交流。至於我的觀點對和錯,大家自己判斷,我是不怕被批評的人,因為我們創業是一路被批評過來的,如果沒有罵聲,我會特別緊張。因為這世界太多元化了,任何的觀點,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腦袋去判斷。而基於這兩天的媒體評論,我更加能夠理解,阿里巴巴在中國大陸被認為是外資企業,美國說是中國企業,臺灣又把我們當陸資,我已經糊塗是哪個企業。
從阿里巴巴來說,我們是一家很幸運的公司,但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努力、挫折、犯過的錯誤,肯定超過大家的想像。所有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是一大堆眼淚、委屈和挫折在裡頭。郭臺銘郭董在這裡,我們同樣是過來人。 沒做企業之前,我覺得小企業很辛苦。一開始18個同事在我家裡創業的時候,在想,等我企業大了,就沒有那麼多痛苦,沒有那麼多麻煩了,可以到沙灘上享受人生、抽雪茄,因為電影上面有錢的人都抽雪茄。現在發現企業做大,反而更加痛苦、更加累、更加艱難。每天犯的錯誤儘管不多,但每個錯誤都足以讓你的公司明天就關門,所以壓力很大。
但是呢,回顧這一路上的經驗,我想跟年輕人分享一下,我自己為什麼能夠走到今天?有哪些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
語言就是文化
第一,我覺得我的英文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家沒有人懂英文,但11、12歲時我突然對英文感興趣,每天騎50分鐘自行車到杭州,找老外練英文,我當免費導遊,這個經驗我持續了9年,對我的幫助很大,我的英文不是正規教育出來。我故意在飯店門口念英文,發音很怪,老外就會主動跑過來跟我聊天。
我受益最大的不是英文,而是了解西方的思考。大家說馬雲你做公事的思考很西方,但我從來沒有在西方讀過一天書。在學習英文過程中,我遇到的很多外國遊客對我講了很多問題,跟我父母、老師講的完全不一樣,所以我開始想到底哪個是對的?從那以後,我就被訓練成別人說東的時候,我就會停下來想一想萬一是西怎麼辦?大家說西的時候,我會停下來想萬一是東怎麼辦?以前我們曾認為中國是最富強的國家,直到我1985年去了澳洲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學英文的過程中,學的不是語言,而是學文化,了解另外一個國家和地區,直到今天,我懂英文,所以也明白對方背後的出發點。
所有老師的共識:超越
第二對我很大的幫助是我當了師範。我高考考了三年才考進師範學院,我念的杭州師範學院那時候被視為中國最爛的大學,但到了今天我在世界各地演講,我都說杭州師範學院是全世界最好的學校。我第一天考進去沒想過要當老師,當時我們覺得男孩子當老師是最丟臉的事情,我特討厭當老師,我天天想畢業後一定要去幹一個不是老師的工作,但我們念師範是有補貼的,一個月20幾塊錢,假如拿了以後就必須當老師。我學的是外語系,我的英文口語表達能力比老師要好,我是杭州師範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又做了杭州市學聯的主席,每天跟學生開會,學習了組織領導能力,以及如何幫助他人、理解他人。
大學畢業這一天,大學校長跟我說你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大學去教書,我們學校500多個學生就我一個被分配到大學,其他都進到中學。校長跟我說,你要在那裡待五年才能出來。我答應他五年內不出來,但進去後就後悔了,每個月工資只有90元。因為我學歷在其他老師當中是最差的,人家都是北大、清華、復旦,所以那時候沒有老師看得起我,別人有年終獎金,只有我沒有,非常艱辛。
過了兩年後,深圳開始改革開放,有人說要給我每個月1200元工資,我猶豫要不要跳槽,但想著承諾人家了,就沒去。後來海南開發要給我3600元工資,我還是因為承諾而不去。一熬就熬了6年,踏踏實實當老師,這卻改變了我。特別是當班主任,這個經歷讓我受益匪淺。
所有的老師有個共識是希望學生超越你,看著學生一個個成為縣長、大老闆、教授,老師特別有成就感。沒有一個老師希望學生破產、進監獄、討飯。當大學老師的習慣,絕不是為了自己跳出來,看到不對的事就是想說一說人家。直到我創業的過程,我還像是老師,我希望我的員工超越我,希望我的員工個個做得比我好。
財富與失敗
第三個經歷,你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所有失敗的經歷。我倒楣的事挺多的,我去找工作,被十幾個工作拒絕。我們25個人參加肯德基的招聘,其他24個人錄取了,我沒錄取;我們五個同學一起去考警察學校,其他4個人錄取,我沒錄取。所有的錯誤挫折,沒有人覺得我會成功,連我爸媽也不覺得我會成功。我問太太說你希望我成為首富還是受人尊重的企業家,她回答受人尊重的企業家,因為你不可能成為首富。
因為我習慣失敗,覺得失敗很正常,很多次失敗才能帶來一次的成功。學習語言開拓自己的視野,當老師懂得跟別人合作、理解別人。而最重要的是,忍受失敗的能力。這些東西一直到今天都讓我的人生受益匪淺。
樂觀主義精神
我有幸跟世界上的創業者認識、交流,像是Bill Gates和GE的Jack Welch。但我發現所有的創業者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樂觀的態度。要是不樂觀,根本連三天都走不下去。本質上,我並不知道我自己那麼樂觀,反正從小到大都是失敗,也就習慣了,習慣之後就變得很樂觀。去應聘,反正應聘失敗,我覺得回到原點也很好。後來我跟我同事去做銷售,我們95年創業叫中國黃頁,後來99年開始創立阿里巴巴。
99年的時候想給中國企業做電子商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跑了10個客戶,10個客戶都會拒絕,這很正常。只要有一個客戶接受,我們就很高興了。
創業者的樂觀是要學會左手溫暖右手,本質上絕大多數的人是樂觀的,不管你承不承認這個現實,不管是美國、中國、臺灣還是歐洲也好,大家覺得沒工作、沒希望、沒機會,機會被人家搶去了,機會都輪不到我們。
我想說的是,每一輩有每一輩的職責,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痛苦。你信不信10年以後,有錢的人一定比今天多?10年後多了無數新創意的公司,今天你聽都沒聽過,很可能今天坐在你旁邊的人10年以後成功了,而你還在抱怨。樂觀主義的精神,是創業者一定要有的。
上次在香港有人跟我講他們創業太痛苦,年輕人抱怨沒人理,到我們今天這個規模,找你麻煩都是理你的人。所以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痛苦。政府不關心你,你很痛苦,政府太關心你,你更痛苦。沒人願意跟你做生意很痛苦,誰都想跟你做生意,你也很痛苦。
瞭解自己
第二個,檢查自己的問題,我發現所有失敗的人,機率很大都覺得是別人的錯。想創業的人有一點很重要,多學習別人失敗的經驗,少學別人成功的經驗,成功是很難模仿、很難複製的,像是金庸小說裡面的郭靖,他武功之所以高,除了遇到了好的師父以外,還有喝了蛇血等各式各樣的奇遇,你未必能碰上這種奇遇,反觀失敗的例子都是差不多的。做企業在我們中國大陸稱之為下海,有點像上戰場,活著回來就是成功。老兵和新兵是有所差異的,新兵是一聲令下就衝鋒殺過去,老兵則會聽聽聲音,躲在角落,慢慢出去。
做創業者一定要知道,哪些死門不能去做。成功的因素千千萬萬,但失敗的因素都是差不多。把所有失敗的人的經歷合在一起,把這些錯誤認真研究,我希望大家多花點時間看為何失敗。
超越堅持的能力
第三個創業者的要素,非常關鍵,就是超越一般人的堅持能力,有人問說「馬雲你想過要放棄嗎?」這個問題基本上是我這十多年來晚上經常想的:「不想幹了,真沒意思」,但早上起來還在做。我發現很多年輕人晚上想想找別的路,白天起來又走原路。
到今天為止,我不能退下來,當年是一股激情,一股衝動。跟你的人愈來愈多,互相勉勵,一開始左手溫暖右手,後來整個團隊互相鼓勵。而夢想是甚麼?夢想和理想是有差異的,夢想是你想幹嘛,想當飛行員,明天想當教授,後天想當企業家。我認為夢想和理想的差異是,理想是有一幫人共同理解支持,把理想變現實,一步步往前進。
如果你要創業,你要問的問題是,有誰跟你有一樣的想法?阿里巴巴這幾年創業,我1995年做中國黃頁,回到家中我請了23個朋友在家裡開了兩個小時的會,最後22個反對,只有1個人支持。其實有時候大家都反對的事情,做對了就有機會。基本上,我們做一個決定,絕大多數人同意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對手想的也是一樣,那是大家認為很容易的事,大家也不會努力。
我們永遠要想不同的角度去看這些問題,這些是我認為在創業過程中很重要的基本要素,多花點時間學習別人失敗的經驗,多堅持一刻,再堅持一會。如果你怕競爭,就別做企業,如果你要怕被人罵,就別去創業。創業本身就跟人家有不同的想法。
現在是絕佳的機會
這世界現在是最佳的創業機會,為什麼現在是最佳的創業機會?現在是世界變化最快的時候,從來人類社會沒有碰上這麼一次機會。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用蒸氣機釋放了人的體能,無數工業就起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從美國的電力和能源開始,又是一次進步。
而這一次的技術革命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工業革命,釋放人的大腦、智慧,這才開始了20年,而未來30年大數據、雲端運算的變革,會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
前一陣子我們在杭州成立了湖畔大學,全部是創業者的大學,我面試了八個年輕人,聽了他們的提案、點子,我心裡有點發寒,想說幸好我是15年以前創業,不然到現在才創業絕對被這些人搞死。他們用的技術、互聯網和數據的思考完全不一樣。
如果上世紀是IT(資訊科技)時代,未來30年便是DT時代(資料科技),IT是以自我為中心的,DT是以別人為中心,IT是我知道的最好別人不知道,DT是只有大家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創造新的東西。現在的社會是愈開放愈好,不是技術的變革,而是思想觀念的變革。
很多人在抱怨今天沒有機會,不對,今天的機會很大。有人說超市不好賣都是因為淘寶,我告訴你,沒有淘寶,你也不好賣,跟淘寶沒關係,社會的變化就是這樣。在 IT 時代一切講究標準化、流水化,現在整個社會走向個性化,整個變革是年輕人的機會。我們對手機、大數據、互聯網的理解一定超過我們的父輩。
進入 DT 時代,人們已經從簡單製造,走向真正的創造、創意和創新。我是15年前被大學生賣的東西給傻了,在網路上賣夏天蚊子的標本,而且賣得很好,給女生做成耳環,在網上預售了幾百份,還說天下找不到一模一樣的蚊子。這個創意、想法很有意思。
最近有人在淘寶上買黑人用的假髮,有女生跟男朋友出去游泳,結果假髮全黏在頭上,因為假髮都有膠水。一個禮拜後,世界上誕生了第一款防水假髮。現在網路上還有幫你跟女朋友說分手、還有幫你去吵架的服務。 原來臺灣商品只在臺灣賣,現在可以賣到大陸,可以賣到新加坡,所以我覺得This is our time!這是我們的時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職責和機遇,很多年輕人不願意接受第一代的模式,但是我告訴你創業的過程依舊艱難,不要以為你在創業的過程中會比郭臺銘董事長輕鬆,要創業就很累,但是在累的過程中要找到你自己的興趣。
企業不高興、老百姓不高興、你跟著不高興,但在大家都不高興的時候,你的機會來了,什麼是機會?人人都在抱怨的時候,你把它給解決了,這就是機會。
未來20年,少聽專家,我覺得用自己的腦袋思考一下,然後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給自己一個決心,5年、10年一定要做出來。阿里巴巴走過的經驗,我相信也是所有創業者必走過的路。
馬雲與青年對談14大 Q & A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今日來臺,與青年學子對談,學生們提問踴躍,面向多元,從阿里巴巴的假貨事件、百億基金,一直到與父母意見不合的親子問題,都一一提出,問答當中激起不少火花。以下整理14大Q & A:
Q1:成功的公司有很多種,而失敗的經驗只有那幾種。可不可以幫我們歸類一下有哪些失敗的經驗?
A:其實做公司就像養人一樣,企業如人。小孩子6個月以前不太會感冒,6個月後開始感冒。4、5歲開始走路的時候,腳上全是傷疤。我自己是覺得企業的這個經驗很有意思,通常公司在20到40人時,最有味道,因為沒錢,不太容易犯錯,有錢肯定犯錯誤。如果你這公司只能管兩百萬美金,突然給你兩千萬美金,基本上錯誤開始。所以40到60人的公司不一樣,120到150開始有頭痛,200人開始這公司就開始亂了,800人時基本上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到2,000人又熬過了,到4000人又麻煩了,到了10,000人你也不在乎了,人越來越亂了,所以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錯。
譬如剛創業的時候找什麼樣的合夥伙伴是很關鍵的,我發現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找5個MBA的人一起連鎖創業,基本上不會成功。大家在討論戰略很傷時間,沒人幹活,天天吵架。我記得我們剛開始融資500萬美金的時候,很有意思,我們覺得這下有錢了,因為我們以前只管過200萬人民幣,有了500萬美金的時候,租的辦公室也漂亮一點了,請的高層人員通通都是請跨國公司的副總裁,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幹不了活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想做Marketing plan,我們總共500萬美金,副總裁做了一個Business plan,說明天我們花掉1,100萬美金,我說我們總共才500萬美金,他說我從來沒做過2,000萬美金以下的交易。所以第一個錯誤,不要找最好的人,要找最適合的人,你的年輕人會跟你一起成長,就像不要把波音747的引擎裝在拖拉機裡一樣,一裝以後拖拉機也崩潰了,引擎也飛不起來。找合適的人很重要,這些人跟你吵吵鬧鬧,但是大家共同達成的東西。
我記得阿里巴巴有一個經驗,我們是在家裡創業,在我的apartment裡面創業,就是garage創業,我們到後來已經算比較成功了,四年以後阿里巴巴有幾千萬美金的融資進來,我們在全國各地的office招聘的時候,依舊是寫apartment的招聘,原因是告訴那些年輕人,來應聘的時候覺得:「哇!這公司怎麼這麼破爛」,他心裡的希望已經調整,看到這家公司很辛苦,所以也沒什麼錢,只有努力就行了,如果你的office很漂亮,有的人創業,先做一個大office,弄得很漂亮總共兩三個人,覺得你們應該把人填滿,然後進來的人覺得:「哇!這麼漂亮的公司肯定有錢,肯定條件不錯」,大家期望值全亂。所以我建議大家,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困難,但是每個階段你自己要非常小心,包括用人方面、用場地方面,買設備上面,這些錯誤都會來,所以每個階段都不一樣。
如果說我今天最大的錯誤會怎樣,有的時候有些錯誤就像下圍棋一樣,一顆棋下錯以後,千萬不要去補救,你越補救這個棋越錯,有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下了一步錯棋,過了一會後看它滿好的,所以犯錯誤很正常,不承認錯誤很不正常,我們每次要解決這就是錯的,那我要用我的辦法來解決它,所以大企業有大企業的痛苦,以前沒人找我現在人人找我,以前是我們問別人要錢,現在人人問你要錢,都很大的麻煩。
Q2:青年的小型創業常常會迎合自己的需求,但自己的需求不一定和市場有配合,如何確定沒試過水溫的產業可以在市場發展?
A:我不太喜歡MBA的創業模式,把問題分得這個行業有多大,未來前景很好,所以我進入這個行業,這基本上都不靠譜,所以你很快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創業是一隻狼還是一隻狗,狼其實根本不在乎行業多大,他殺進去就做自己感興趣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其實行業好跟你沒關係,好行業裡的爛企業一大堆,爛行業裡面好企業也很多,我發現很多風險投資,一個投影片做得非常漂亮,那行業一年有一萬億,好像一萬億跟你有關係,跟你沒關係的。創業者一定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個感興趣的東西,並且做最容易的東西。如果你們開始創業,一定要選擇自己太想做這件事情了,誰都不能阻止你,而不是別人都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也要做這件事情,是我太想做這件事情了。
第二,從最簡單最快樂的事情做起,如果你搞個MBA的人來教你,什麼是叫做最重要的事情,和最具戰略的事情,你戰略還沒做完就死掉了,所以先要找最容易的活下來。我覺得少看哪些行業,製造業非常不好也有非常好的。互聯網好的不得了。請問前十年死掉多少互聯網公司?做搜尋引擎的有多少?活下來的是幾個?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有人說:「你看比爾蓋茲從哈佛辭掉了學校來創業成功了,楊致遠也從史丹佛辭掉了,進入創業做雅虎」,全世界也就這麼兩個人,倒楣的有多少,你們有沒有去算過?
所以我建議大家,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一定是選擇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早上醒過來晚上睡覺就是想做這件事情,不管別人喜不喜歡,反正我喜歡,然後開始一點做最簡單最容易、一步步去走,所以我希望這是基本規律,沒有一個人還沒有錢就去做重要的事情。公司大了,你要挑戰戰略很重要;公司小了,你要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因為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是很不開心的,所以你很不開心的時候,你一定要做工作是開心的,如果創業過程困難很多,做的事情又不開心,你創業幹什麼?所以這是我的建議。做你認為會帶來別人快樂、自己也能快樂的事情。
創業還有一個重要途徑,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老闆,他有不同的技能和訓練,你不會當老闆,但你一定要會挑誰是最好的老闆,這個人將來會成功,你就跟著他,然後死扛著。阿里巴巴第一次上市2007年,我們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公司裡誕生了將近幾百個,那時候2008、2009年,我跟我的同事講,我說我們為什麼那麼有錢,難道我們很聰明?我看未必,反正我是不聰明,高考考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考好過;我們很能幹?比我們能幹的人多的去了;我們很勤奮?中國勤奮的人太多了。我覺得原因是我們那時候能幹的人都自己出去創業了,都被獵頭公司挖掉了,不能幹反正也沒獵頭公司挖我們,我們就待在那堅持著,堅持了五年突然來了,輪到我們的機會了。所以一樣的道理:一個是堅持,一個是自己有熱情去做。自己有熱情去做卻沒有把握的時候,找到一個比你厲害的人。
如果沒有你們臺灣當地人蔡崇信,沒有他我哪敢拿2000萬美金,因為他會管錢、我不會管錢,你沒有找到這樣的技術,比方說沒有這個王堅博士,沒有這個技術,我怎麼敢衝去雲計算,所以你要創業你一定要找比你聰明能幹的人,你找老闆一定是找比你有胸懷的人,所以我們領導者和下面比賽不要比技能,如果你說我是老闆,我跟下面的人比技能,你基本上瞎比,因為你請他就是技能要比你好,不然你請他幹什麼?我們跟部下要比的是胸懷、眼光、抗拒的能力,我能包容更多的人,我胸懷比他大,我看得更遠,我抗拒的能量就算趴在地上也一下就爬起來了,絕大部分人趴下去就不會起來了。所以你要找的老闆是這樣的老闆,你要找的同事是這樣的同事,所以剛開始創業時,好的合作夥伴比錢更重要。你的idea未必最後成功仍舊是同個idea,阿里巴巴今天有人說「馬雲你太有遠見了」,其實15年前跟今天的故事完全不一樣,是一路修正、一路修改,但15年來伴隨我們員工的精神是一樣的,團隊的文化是一樣的,使命感是一樣的,然後走著走著就到了現在。
Q3:創業時與家人理念有無牴觸?如何協調?(補充:提問者希望可以到美國發展,但爸爸希望他留在臺灣)
A:你希望去美國發展,你爸希望你在臺灣發展是吧?這是個好問題,我們家沒有人支持我創業,你現在才一年級,應該多聽爸爸的話,你告訴他總有一天我會去美國的。現在全力,因為你只有投入才會,配合他學習點經驗。不要覺得我們父輩做的東西不值錢,你花點時間下去,你能夠得到的東西,你讀書過程中花三年時間,在父親的單位裡面去做一些東西,還是很有經驗的。我如果沒有6年的教書經驗,就沒有今天的定力,我今天不會有這些事情說,我就準備考下去了。
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工作,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事是誰是你的老闆、誰是輔導你的人,所以如果我要是你的話,四年以後你也許會改變,現在你覺得大陸創業難、香港創業難還是美國創業難?第一:沒有簡單的地方,每個地方都很難,沒有地方是容易的,沒有創業是容易的,但是你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找到你最能紮根的地方,所以你跟你父親可以好好交流。我覺得,如果完全聽父親的,你也不會有出息,不聽父親的你也不是個好兒子,所以你還得中間的平衡。關鍵是你現在還年輕,你是能夠禁得起這些衝擊和風浪。大學期間多跟你父親學學,既然這三年你也去不了美國,那就多花點時間看看他。
Q4:你對兩岸三地的人才差異怎麼看?
A:兩岸三地的確有很大的差異,媒體就差異很大,年輕人也差很多,對於臺灣的年輕人,我的印象是彬彬有禮,我每次跟臺灣人交流的時候都會感受到那股親切感。
大家要知道,21世紀是DT時代,一個重要的Quality是體驗而不是服務,客戶要的不是服務,而是體驗。為什麼女性創業者在21世紀越來越多?因為人性到了21世紀要求體驗越來越好。而體驗這跟我們的文化是很有關係的。臺灣的年輕人我覺得是理性、有學識、有教養,修養好,尤其溝通的方法很了不起。
對阿里來講,我們這次除了提供100億的基金之外,我們還提供了200名臺灣的年輕人到阿里巴巴內去實習跟學習。主要是加強溝通,讓大家了解,除了知道淘寶挺大的,還可以知道內部是怎麼經營的。比如說雙十一,一天要賣掉571億人民幣。他們怎麼組織起來的,讓更多的人輕人知道,回去之後他們可以帶來共多的創新力。所以,我是滿期待著臺灣的大學生,不論是留在大陸創業還是臺灣創業。
對我來講,我永遠對年輕人感到興趣。所以我希望,年輕人可以扎根於臺灣,放眼世界。到哪工作都一樣。最讓我得意的是,如果哪天我跑挪威遇到你,然後你跟我說20年前我到你們阿里實習過,這感覺很好。所以我希望的是這種機會可以給更多的年輕人。這個社會的希望一定是在年輕人,這個社會的希望一定是年輕人不斷的創意及創新。我們才能活得好。
Q5:承上題,什麼樣的人能到阿里巴巴實習?
A:我很少看簡歷,我自己看人才是不看簡歷的。我相信我的簡歷拿出去沒人會要我。我要的是他必須要有學習的能力。因為這個行業,請在座的各位記住,在這個時代,DT(data technology)沒有人是專家,今天如果到全世界去找出誰是大數據,雲計算的專家,沒有。正因為沒有,所以你就強勢了,因為你現在還年輕。你的知識結構正好能配上。所以學習能力及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心態(以別人為中心)是第一點。
在阿里巴巴內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我們有警察、運動員有歌手。反正我覺得大家都是年輕人,每個行業都是新的。大家為什麼不過來一起學習一起解決問題。只要你有這份心,只要你願意這樣做都可以。在阿里裡面,我們就有很多臺灣同事,我們也希望在臺灣可以有更多的同事,能夠幫臺灣的小企業把貨給賣到全世界去。所以只要在座三所大學的學生有興趣,我都備感榮幸。
Q6:你如何看待物聯網的趨勢?
A:如果我今天要重新創業的話,我一定會抓住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及Internet of Things等三大領域以及如何把傳統企業升級到網路上面去,這是一個巨大機會所在。而Internet of things,例如移動互聯網還有把傳統的企業連接到網路、雲端上,這些的機會都非常的大。
說實在話,很多企業說現在的製造業非常的困難,我可以告訴大家,困難還沒有開始。因為這場技術革命,對人類未來30年的影響,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我們在這個領域的人才知道機會之多。所以昨天的成功者往往會在今天很倒楣。因為你必須改變自己,而這通常是最艱難的。所以如果真的要讓我挑的話,未來的機會一定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及Internet of Things這三塊。
Q7:對於美國調查阿里巴巴的假貨事件,你如何看待?
A:這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機會,因為中國互聯網公司這麼大規模的在美國上市,有各式各樣的質疑、關注及挑戰。我想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要怕訴訟,我想你就不要上市。這是一次機會讓美國及全世界的投資者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阿里巴巴。而在打官司的過程之中你才可以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覺得在每次災難來臨之前要防止災難的出現。而災難來要盡量把災難轉變為機會。所以對我來看,這次集體的訴訟,我們還是很有信心。而且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美國及全世界更進一步了解阿里巴巴及中國的移動互聯網。
Q8:現在淘寶上還是偶爾出現假貨,請問你如何因應?
A:我很高興你用了「偶爾」。淘寶上有假貨,就像人類歷史從一開始到滅亡,假貨永遠不會消滅,因為這是人性。而假貨會在人均GDP約在5,000美金的時候最猖獗,日本、美國及英國都經歷過這段歷史。而中國現在正在面對這件事情,因為人性中有貪婪,人性是希望撿便宜而且希望用最快的時間去致富。而最重要的是要讓老百姓有著識騙的能力,只要你有這樣的能力,騙子才不能生存。
第一,就是世界上總是存在著人會去相信這些很傻的騙術。所以我覺得淘寶做為一個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有職責去把假貨進行消滅、打擊及處理。第二,線下假貨的投訴率是十萬分之七,網上的假貨是八十六萬分之一。由於支付寶使用之後你是可以買完七天內退貨的,那個賣假貨的人就倒楣了。
另外,很多人以為我找了一個理由,那就是「網貨」。網貨是一種以創意、創新及創造所做出來的商品。未來的世界是以創意創新及創造為主流的全球性商品,而這世界目前正在發生一種新的變化。但是我覺得我們目前打擊假貨的能力已經遠遠超過線下的組織。阿里巴巴是怎麼處理的這些假貨議題呢?今天我們跟公安部和幾個相關布局是聯合的。今天只要你在線上賣假貨被投訴我們就可以追蹤找到誰在賣假貨,誰賣假貨我就馬上就可以根據IP地址找到誰在製作假貨。然後公安部門就可以上去個個打擊。其實前些日子很多在廣東及福建的假貨集團,他們發過一個對內部的通令就是不可以在淘寶上賣他們的假貨。因為會很容易被追查到。線下其實你是很難找到假貨的真正根源。但是因為網路出現之後,因為追蹤的速度非常快,而今天的大數據已經可以對假貨的精確打擊超越水準。所以我們對於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這情況已經漸漸地好了起來,因為如果這事情不好起來,淘寶是不會越來越受歡迎。因為我們很明白一個道理,人們在淘寶上買到假貨他不會罵賣的那個人,他罵的是淘寶網。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企業到一定規模時,企業所必須承擔的一些責任。
Q9:阿里巴巴遇到的最大瓶頸是什麼?
A:其實阿里現在發展的瓶頸就是我們發展的太快了,我們的人還太年輕,我們的管理還跟不上。因為我們在做一個前人沒做過的東西,沒人有經驗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而且當你還是小企業沒人關心你,成為大企業人人都關心你,而當你成為強大企業的時候,害你的人就不少。所以你在做企業的時候我們要懂的人性。被罵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必須有個很強大的意志,保持樂觀的態度。相信我們這代的年輕人們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案。而我也永遠相信年輕人們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案。
Q10: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是什麼?
A:企業的第一責任是生產健康的產品,提供優質的服務及照顧好自己的員工。而且,一個很重要的是把你的社會責任植入到你的商業模式內。我很討厭有些企業的商品是有毒的,提供的服務是騙人的。但是每天還捐點錢做慈善。你做生意的第一天就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所以對我們來講,就是希望將社會責任植入我們的商業模式內。
第二個,我覺得對阿里來說,我們很榮耀今天的年輕人跟當年真的是不一樣。我覺得年輕人是一代比一代強,我們一代永遠比一代好,這是肯定的,而且你去看看汶川地震的時候走在前面的都是年輕人,每次問題出現時解決問題的都是年輕人,這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機會所在,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希望所在。
所以我們公司做的每個事情,很多決定有30%的人會反對。所以如果你以後在創業時有人反對你不一定是壞事,有人支持你也未必是好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我們公司有幾件事情是很有趣的,我們當年把魚翅在淘寶上禁賣了,這一宣布,所有的阿里員工都鼓掌叫好。另外,當我們把象牙也禁止販售時,大家也都相當高興。也就是說今天的年輕人,他們已經懂得與世界交流。所以就我的觀點來講,企業社會責任並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你本來就必須要做的事情。
Q11:阿里巴巴未來10年的布局是什麼?
A:第一是做全球化的公司,必須為全世界的中小企業解決問題。必須讓更多的年輕人來加入這個群體來一起發展;第二是我們希望進入農村發展,改善貧窮;第三則是透過大數據及雲計算,我們在這個上面能夠為未來10年的福利來加強成為技術導向的公司。
Q12:你最自豪的企業文化是什麼?
A:阿里巴巴有6大價值觀,刻苦第一、敬業、激情、擁抱變化及誠信…但其中我認為最重要,最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是「擁抱變化」,我們永遠在變化之中。講不好聽是善變,講好聽是把握未來,很多阿里巴巴的員工最頭痛的是,3年內換了7個老闆、5個部門,但是我們是以萬變接萬變。但是不能變的是你的使命及價值觀。你對社會的熱愛、你對未來的樂觀和你的堅持這些都是不能變。其他的,比如你的商業模式等等,該怎麼變就怎麼變。
Q13:如何看臺灣的創業環境?
A:臺灣的創業環境非常好,否則不會誕生臺積電、富士康這麼好的企業。有很多很好的環境,但這個世界目前有很多的變化,而在這過程中很多年輕人都有抱怨及迷茫。我們父輩在我們這年紀時也迷茫過,我也一樣,一直希望能夠改善社會,改變世界。但是過了一陣子後,我發現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夠活下來,改變世界不是你的職責,是歐巴馬的職責。改變自己、建設未來對我們來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所有年輕人可以接受沮喪及挫折。而臺灣的創業環境每一代都誕生了優秀的企業家,因此我覺得創業的環境應該還算不錯。
Q14:為何百億創業基金特別選在臺灣設置?
A:我並沒有光選臺灣,上個月也在香港成立了基金,這次選擇臺灣,是因為同為華人,文化溝通無障礙,此外我對臺灣特別有親切感,這也要感謝阿里巴巴的臺灣同仁,在阿里巴巴做得不錯。
這百億基金沒有辦法改變臺灣,不過一年後將會重新檢討未來應該怎麼做,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會成立專業團隊來評估,大家把計劃方案交給團隊,讓他們在臺灣幫助大家。
第一年我希望支持臺灣本地年輕人把臺灣的產品、服務,透過阿里巴巴系統,賣到中國及全球,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些也是我們比較懂,可以幫得上忙的東西。這個基金是非營利性質的,未來基金賺的錢還會在投入這個基金,把規模擴大。
這樣做對阿里巴巴的好處也有,這100億如果可以讓臺灣的年輕人在淘寶上賣一些產品和服務,淘寶是可以更繁榮,不過不能賣假貨,如果賣假貨,我會殺到臺灣,殺到這裡來。
當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