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新聞

臺大躍昇之契機:向西方取經──晚秋的MIT論壇

更新日期:103年11月13日

圖1:學術副校長陳良基、電資院郭斯彥院長、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電機系副主任簡韶逸教授參加時代基金會 (EPOCH) 與 MIT 史隆管理學院、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之論壇活動合影。圖2:學術副校長陳良基參加時代基金會 (EPOCH) 與 MIT 史隆管理學院、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之交流照片。

學術副校長陳良基、電資院郭斯彥院長、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電機系副主任簡韶逸教授參加時代基金會 (EPOCH) 與 MIT 史隆管理學院、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之論壇活動合影。

學術副校長陳良基參加時代基金會 (EPOCH) 與 MIT 史隆管理學院、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之交流照片。

在全球乘著數位化新科技向前衝刺的過程中,臺灣似乎是某種程度的落後,不少有識之士也相當憂心,當然報章媒體中許多名人專家對此現象亦有報導和討論,其中不乏高深理論。可是做為科技教育工作者,總覺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因此,利用時代基金會 (EPOCH) 與 MIT 史隆管理學院、計算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之論壇機會,臺大一行四人:學術副校長陳良基、電資院郭斯彥院長、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電機系副主任簡韶逸教授,飛越半個地球,千里取經,希望透過跨領域學習,將真正有利創新與創造價值的做法帶回國內!

這次 MIT 論壇的行程安排非常緊湊,共有五天滿滿的課程,第一天主要說明創業策略的重要,Scott Stern 教授用 MIT 校訓: Mind and Hand 作為引子,他說校訓的意義就是要追求 Connecting theory and Practice,延伸至創業經營的基本策略可概分為: IP strategy、Disruptive Strategy、Value Chain Strategy 和 Architectural Strategy,Stern 教授運用許多業界實例說明創業思維策略之功效,非常令人佩服。另一課程是由 Fiona Murray 教授今年開始帶入 MIT 的 Innovation Initiative,此部分課程有更多創新推動的策略和布局,內容精采非常值得臺大學習。

第二天課程主體為技術創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這應該是為了配合臺灣整體經濟仍由技術主導的特質而特別安排,某種程度也隱含暗示技術開發者,仍須有應用情境之創新思維,才有創造高價值之機會。因此上午的課程,特別請來 《The Second Machine Age》的作者──Erik Brynjolfsson 教授主講,他列舉了相當多具備人工智能機器的研究成果,來預告新機器世代時代的來臨,他認為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優勢,成就了具備高科技技術的人,但低、中科技技術的工作者將面臨極大挑戰,特別是身為最大群組的中度科技技術工作者,將有極大比例會被具人工智能之機器所取代,當然也意味大多數人所需的教育和學習體制必須有所變革。他認為與人性更接近的應用情境思維,將會是創造和控制未來的主要力量。下午則安排數家MIT師生的新創團隊發表簡報,這些年輕創業家勇於改變世界的企圖心令人動容,恨不得能立即跟所有朋友們分享,再加上出國前幾天正好接收到一位關心臺大的人士來信,信中提了不少建議,信末寫著:「臺大的教授幾乎全部是美國前10名畢業的名校博士,為何回臺灣後全部走樣了?」對比兩邊現況,感觸特別深!

這次報告的團隊有:TAMR,提供資料數位管理系統,已有近四十個國家合作開發;Dataset Visualization,將所有圖像做適合人類視覺考量之時空系統;3D scanner,建立立體影像之攝影裝置;MIT app inventor,提供一個非常簡單易用之app開發工具,使任何人都能寫自己的app;Map-D,嘗試結合Big-data及行動通信,將實用資料與地圖整合;Dimagi,整合雲端資料庫與健康照護。老實說,這些團隊的技術,臺灣的學生也大多做得出來,但他們卻是為了想改變社會才去研究,並想出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因為具備有意義的創業目標,這些年輕的創業朋友發表簡報時,個個眼神閃亮且專注,肢體充滿張力和能量,對前途滿懷夢想而無所畏懼,這就是創業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真希望能將這樣的精神帶回臺灣!

第三天則跨入較屬自然界的創新 (Nature Innovation) 領域,討論數位化技術推展中與實體世界 (Physical World) 連結之重要性,並以求永續經營。他們用了一個流行語::Bits and Atoms,以代表數位世代與實體世界連結之技術,此流行語命名非常傳神。這天一早開始就是數項精彩絕倫的課程,第一項應是屬於未來世界的 Sensible City技術展示,將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未來可能的應用展現在眼前,很令人神往。難怪,該實驗室的計劃來自全球各角落,真希望臺灣未來也能有一些教授具備這種視野和企圖。其實,臺大 Intel 創新研究中心就是想做這種事,希望該中心能達成目標!接下來,分別有來自能源中心、生醫中心及健康照護中心等介紹 E2E Project、BioMan Project,以及 Hacking Medicine Project。 基本上,MIT 真是非常擅長使用已有技術來解決真正的問題,而且他們勇於挑戰真正重要的大問題,這使得他們的計劃很自然地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所提出之解法也很容易成為該問題的解題平台,業界、創業家、師生都會樂於參與,有挑戰又有成就感,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另外,“Hacking”這個字也變成 MIT 的校園文化,意思是集中全副力量勇敢挑戰不可能!學生把參加「黑克松 (Hackathon) 」當成是種光榮、驕傲的事!

第四天探討如何建置創新生態系統 ( Innovation Ecosystem),這應該是臺灣最弱的一項,我們常常都想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種淺盤和要急於收成的思維,往往限制了我們看事情的方式,和建立制度的深度和廣度,而我認為建置生態系統確是國際優秀團隊最強的地方。所以,臺灣雖然在各種創新的比賽或紀錄中非常優秀,甚至在彭博(Bloomberg)有關國家創新的研究報告中名列前茅,為獲得Top 30 Most Innovation Country的殊榮,並有這樣的註記:“Taiwan’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the envy of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但在整體價值創造,或是價值鏈之掌握,臺灣卻無法展現出等值之成效。我認為問題就出在我們的社會太注重(或是只注重)單方向且非常窄化之創新,致使我們忽視開發整體創新系統的能力。我一直謹記當年在洛桑管理學院修習管理創新策略時,教授一再提醒的:”Don’t just innovate the product, innovate the whole value chain! ”

最後一天,重點再回到創業家精神的初衷,特別請來《Disciplined Entrepreneurship》的作者,Bill Aulet 教授主講。他一再強調:“Entrepreneurship without failure is not possible! ”,正因為失敗常與創業家為鄰,如何有效學習風險管理、避免失敗,或是能從失敗中擷取經驗奮起就非常重要,正是所謂的「創意也需要管理」的精神。他在書裡特別收集蒐集分析過往創業經驗,匯集成創業成功 24 步,詳細步法可參考他的書,臺灣有中譯本。據說這本書在韓國也非常賣座,臺灣可不能掉以輕心。他認為所有這些創業步驟中,第一個要考量的,不是要做甚麼產品或開發甚麼技術,而是::Who is your customer?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customer? 簡言之,就是要想清楚:誰是我的客戶?我如何為客戶解決問題?這才是做所有事情的初衷,能夠解決越多人的問題,就是對社會有越大的貢獻!

也許是時代基金會多年經營的友誼關係,前來主持討論或授課的講師們都是MIT一時之選的重量級教授,像是 Innovation Initiative 的介紹是由兩位 Co-Director: Fiona E. Murray 和 Vladimir Bulovic 親自說明為何 MIT 已經是世界上創新非常成功的大學,還要由新任校長 President Rafael Reif啟動這項 New Initiative。Technology Innovation 由《The Second Machine Age》 的作者 Erik Brynjolfsson教授親自講解,技術說明則由 Csail 中心新舊兩位主任 Daniela Rus 和 Victor Zue 帶領團隊做展示。Nature Innovation 包含感知、能源、永續、生醫和健康照護,都由相關中心主任甚或業界專家主持討論。創業相關議題則由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主任,Bill Aulet 教授講解他的新書《Disciplined Entrepreneurship》之精義和實際做法,稱得上是黃金師資陣容。而國內去的學員除臺大同仁外,還有由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徐小波執行長所帶領的業界高層,包含廣達、台積電、聯發科技、台達電、富邦、新光、華新麗華、永豐餘等高階經理人共約五十人,陣容也很龐大。

在五天課程中,聽到了三本在創新創業領域暢銷書作者的課程,非常佩服他們做學問的廣度和深度。相比之下,國內的學者普遍習慣於撰寫的 SCI 或 SSCI 論文,只針對較狹窄題材或單點分析,而他們的研究文化很明顯擅長於拉開整個時間軸或空間軸線的大範圍探索,也因此有更更有深度,且主動建立自我理論觀點。這其實正好是臺灣這種淺盤式、以及被動式反應的研究所欠缺的。說起來臺灣整個社會也是這種習慣淺盤式、被動式的反應,臺灣社會缺乏使各個專業人士能靜心長期耕耘的心境,因而常常無法透過專業的尊重主動發掘社會中該解決的長期問題,只好等問題爆出來時,再來整個社會民粹式的反應再經由社會整體意見解決。創新的力量無法在社會深耕殊為可惜,學界宜多多反省。

另一項觀察是,在課程安排上,他們的籌備團隊很會利用各種機會行銷他們覺得能行銷的好成果。例如邀請這三位作者到場,很顯然就是在推銷他們的創新理論,行銷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比臺灣的許多研究界,擅長於研究者,通常不耐對大眾化或跨領域行銷的科學成果,學校單位主管也往往過於忙碌,無暇好好體會較有深廣度的研究,導致知識份子的知識力量無法擴散,也讓社會失去領受臺灣自我研究的成果,甚為可惜。也許,我們除了一般對學生上課時的傳達理念之外,也應能透過更多跨領域、跨界的學術活動,讓真正有深度的學術力量成為引導社會的正面積極力量!

詳細課程內容就不再一一敘述,但還是有個心得想與大家分享。那就是 MIT 已經是全球知名、有卓越創新及創業成果的學府,為何 MIT 校長仍要在去年推出新的創新方案 (Innovation Initiative)?提出這問題的背景是,今年我們在臺大正好在規劃臺大未來五年中程計畫,當時,我召開幾次會議後,大家一致認為臺大一定要跳脫以往只是行禮如儀的計劃書形式,要有新思維才能真正帶動臺大更多創新,並以創新成果迎接不久將來臨的百年校慶。那時候,我並不知道 MIT 有這樣的方案,而且我們決定以「創意創業」(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為臺大的 New Initiative。現在看來正好與 MIT 有異曲同工之妙!

MIT 校長Rafael Reif教授自 2012 年接任校長工作後,非常積極推動創新,除到處走訪重要的業界校友,並於今年 (2014) 一月啟動 MIT Innovation Initiative。大家可能想說是因為 MIT 以往創新做的不夠好,所以需要加強推動。其實不然,Rafael Reif 教授上任至今,我跟他見過三次面,他很自豪MIT校友師生在近二十幾年來,已創立了高達 26500 間新創公司、將近三百三十萬個新工作機會,這些公司在 2006 年的統計中,締造了將近每年將近兩兆美元的年營收。去年起 QS 的大學排名更一舉將MIT 評選為全球第一的大學。在這樣亮眼的成果光環下, Reif校長卻認為在時代快速的轉變中,MIT 必須更快速地將創新轉換成社會效益 (Impact),他把這個挑戰當成 MIT 的使命,在徵詢過各界的意見後,他成立了 Innovation Center 來推動 Innovation Initiative,專責四大方向::(1)推動 Idea-to-Impact 教學與研究; (2) 建置涵蓋教師、學生、業界的創新社群 ;(3) 針對全球化之需求,重組含資金、實體、數位之創新環境 ; (4) 以科學化之分析作法協助新實驗室、題材之開發。他更特別任命了兩位不同領域的 Director, 一位是來自工學院的 Vladimir Bulović 教授,一位是來自史隆管理學院的Fiona Murray 教授。這兩位負責人這次都特別抽出時間跟我們碰面,現身說法詳細解釋 MIT Innovation Initiative 的做法和內涵。在前述大方向下,他們發現真正對未來影響更大的是所謂IDE (Innovation-driven Enterprise),也可稱為"「具創新動力的新創事業」",強調創新技術本質,且要能兼顧未來時代需求。而在鼓吹IDE的同時,則利用此新方向,加強與合作夥伴、創業家、創投、業師、產業界、師生間之合作關係。Fiona 用了一個公式做說明,她說:「Impact =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意思就是說如果只有創新,或是只有創業,對社會效益的貢獻都微乎其微,唯有創新和創業並重,才能發揮對社會加乘的效益。

對比於 MIT啟動的創新方案 (Innovation Initiative),在臺大內部規劃臺大未來五年中程計畫時,所選定的「創意創業」 (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為臺大的 New Initiative,看來應該是非常正確的大方向。有了與世界知名學府一致的大方向,接下來就是全校執行力的展現了。目前我們也已成立臺大的創意創業研究中心,總攬並統籌全校的 New Initiative,並規劃在水源校區成立本校的創業園區,包括創業加速器、D-school等,搭配鑽石種子基金、臺大椰林創業基金、海內外業師、會計師、律師等資源,希望能逐步鼓舞有創新技術的師生們,勇於將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讓臺大的科技真的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西方取經也許是歷史的故事,我們希望歷史能重演,期盼透過這次向西方優秀學府的學習,讓臺大有躍昇之契機!

捲置上方按鈕